从“一日常规”入手,构建学生健康发展目标
从“一日常规”入手,构建学生健康发展目标
青阳县职教中心 吴晓明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并且我们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比较差,因此我认为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明确的班级规则作后盾。我所带的班级中的学生是由幼儿教育和旅游两个专业组成,从她们高一入学开始我认为我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帮手,他们要在这个班级中学会做人,形成自己的个性,学习丰富的知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要想使自己无愧于心,我必须尽力管理好他们,引导好他们,要尽力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尽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
对于幼儿教育和导游这两个专业来说组织性和纪律性要求非常高,并且对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但是我们的学生离专业要求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因此我给她们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细则,量化他们的行为标准,帮助她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总结
一、班级规章制度量化
我认为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许多优秀的习惯,比如学习好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学习习惯好,而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在中考中失利是因为她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是因为她们的智力比别人差多少。因为她们的学习习惯不好,导致别人在学的时候她们在玩,比如喜欢上课说话,玩手机,不明白的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形成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或是她们的生活习惯不好,比如喜欢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大声说话,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上课的时候老是喜欢上厕所。身上有了这些坏习惯当然不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我在实施“一日常规”时先让学生明白这些规则的制定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她们,而是帮她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甚至是坏习惯,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她们也比较配合。
因为幼儿教育专业和导游专业对从事人员自身要求素质较高,所以在制定“一日常规”时,我的划分比较细,采取百分制,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前四个方面分别是:学习、纪律、卫生、文明,比如在学习方面规定按时完成和上交作业,违者扣1分,并且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在纪律方面规定晚上熄灯后严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违者整个寝室成员每人扣1分,当住校生寝室卫生检查进入前三名者每人加2分。采取值日班主任制度和班干专人负责制度,让每个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也避免了个别班干徇私的现象。对于屡次违反纪律的同学扣去相应分值,并能很好的从统计中看出学生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帮她们找出解决的办法,尽量改正。后两个方面主要是奖励措施。比如为班级赢得荣誉者,校级一等奖加8分,二等奖加6分,三等奖加4分。上一级以两倍计算。无名次荣誉奖按该一级别二等奖记分。虽无取得荣誉但积极做出贡献者酌情加1-3分,期末时统计对于总分在前六名者进行物质奖励,并且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
我觉得这样在帮助同学们改掉不好的习惯时通过奖励措施鼓励她们养成好的习惯,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身作则和有爱心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认为既然给学生制定了标准,老师也要遵守,特别是班主任,因为我平时跟她们接触的最多,同样对她们的影响也最大,如果制定的规则连我都不遵守的话,学生会觉得很茫然和很不公平,比如我在要求学生上课期间不打手机,自己也不打;要求学生平时讲话时不讲粗话,那么在和学生交流即使是有时很气愤的情况下也不讲粗话等等。我觉得这样在学生犯错误时我才有立场教育她,才会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因为觉得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发令者,所以看到地上有垃圾时我会随手拣起来,大扫除时我会跟她们一起干活,甚至比她们干的多和累,许多学生在看到我跟她们一起做事的时候会比我发号命令叫她们自己干活的积极性要高的多。
但凡是学生,哪有不犯错误的?有责任心但没有爱心的教师只会对学生大呼小叫,指责批评,甚至恨铁不成钢,采取极端而粗暴的惩罚,结果会是越罚越落伍,越罚自己的威信会越低。因此,有责任心还有具备虚怀若谷的胸襟和孜孜不倦教育为主的爱心。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全部是可造之才,对于其中极个别调皮的学生必须要有期待改正的爱心,对屡次犯错的学生对其采取相应惩罚的时候用“一日常规”中的细则发现她的优点,对她进行奖励,比如有的同学上课老是喜欢玩手机,但出黑板报非常积极负责,获得奖励后,这样她的注意力就不会光集中在她的缺点上,我尽量不会让她觉得自己是个满身缺点的人而感到自卑,应该让她觉得她要是能改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就会更完美。
我相信这一切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作为一个老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同时要有爱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她们,不能让她们觉得自己是个负担。
当然我做的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有的同学屡次犯同样的错误,有时我会比较急躁,并且因为年轻,没有当班主任的经验,有许多问题还只能停留在书面化的阶段,不能很好的操作。
三、.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要想班级细则能很好的实施到位除了班主任外必定要有一支很好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老师和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因此从去年入学开始我就认真研读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在平时观察学生,看哪些学生成绩好,哪些学生能力强并且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一部分职位由学生自己演讲参加竞选产生,一部分由我直接指定。在班委会正式成立之前,临时班委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班委会正式成立后班级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规。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委会成员分工明确,一日常规中前四个方面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细则,每个细则都分别有三个同学轮流负责,经过上学期的实施过后,这学期许多事情都无须我过问,班委会成员都会安排好,比如班上学生座位安排,财产保管,外出集体活动清点人员、卫生打扫安排等等。这些班干部都非常的认真负责,工作积极热情,并且能够及早的发现问题同个别同学进行沟通,实在处理不了时再向我或其他老师求助,比如上学期参加元旦晚会演出的华尔兹《黄玫瑰》演出服的问题,我只告诉她们县供电局有我们需要的服装这个信息,连供电局地址都没有说,剩下事情全部是班委会同学出面解决,她们成功将服装借来并完好无损还回。即使有时候处理问题遭到同学的不理解时她们也大部分能正常面对,比如说班长孙美凤主要负责纪律方面,劳动委员丁燕负责卫生方面,生活委员周雪君负责班费收支和图书的借还工作等,这些同学办事公正受到同学们的认可,在班级中的威信度非常高。“一日常规”的实施与她们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同学帮我分担并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既是辛苦,有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用心去发现班级管理处处是学问,“一日常规”将班级工作细化,引导学生向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