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中国)资讯

青阳县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14/09/01 00:00:00  浏览次数:221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青阳县教育局

青教人〔2014〕120号

 


关于印发《青阳县20142015学年度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中心小学、初中、县直属学校:

现将《青阳县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阳县教育局 

二○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抄送:池州市教育局师训中心、九华山风景区教育局、县职教中心

青阳县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

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教师〔201116号)、《安徽省20142015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池州市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要求,20142015学年度组织实施青阳县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模式”主题培训。为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性,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任务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目标,引导全体中小学教师重点学习重要的和新出台的师德规范与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参加“有效教学模式”主题培训,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和有效教学能力。

二、培训对象

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全体在职教师及有关教育机构在职教师。

三、培训时间

(一)培训阶段

1.启动时间20146月—7月。围绕培训目标和任务,分学段、分学科开展培训调研活动,制订区域本学年度全员培训计划和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三类培训实施方案。

2.培训实施20147月—20155月。其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的集中培训环节在双休日进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集中培训环节与送培送教相结合

(二)培训学时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12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师徒结对或“影子教师”跟岗研修不少于60学时。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72学时。其中,高中教师集中培训或远程培训36学时,校本研修36学时;初中教师集中培训或远程培训36学时,校本研修36学时;小学教师远程培训30学时,集中培训、送培送教和校本研修42学时。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集中培训环节不少于72学时,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研修(行动研究)。

四、培训目标与内容

(一)师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帮助教师掌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等要求,牢固树立职业理想,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帮助教师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规定,切实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

(二)业务培训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帮助新任教师了解教师专业标准,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工作常规、班级工作常规和学生管理规范要求,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技能、学生教育与管理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教师专业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德育工作常规与学生教育,班级工作常规与学生管理,教学工作常规与学科教学技能等。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帮助在职教师了解现代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诊断、研究和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有效教学与教学模式选择,以学定教与“先学后教”模式应用,以教导学与“先教后学”模式应用,学科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典型案例研修等。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帮助骨干教师系统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培训、指导青年教师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高效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有效对策,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和方法,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修及教育教学研究等。

五、培训实施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执行以下要求,“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参照执行。

(一)培训模式。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研修与“送培到县”、“送教下乡”相结合。继续实行分类培训模式。培训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高中教师培训采用集中或远程+校本模式,集中培训或远程培训36学时,校本研修36学时;初中教师培训采用集中或远程+校本模式,集中培训或远程培训36学时,校本研修36学时;小学教师培训采用“远程+集中或送培送教+校本”模式,远程培训30学时,集中、送培送教和校本研修42学时。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采取参与式、案例式、情景式、探究式等多种方法组织开展培训研修活动,落实问题讨论、互动交流、过程体验和实践模拟等培训活动。

(二)培训方式

1. 远程培训。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采取课程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跟进指导等方式,以“案例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自主学习和典型课例的分析研讨活动,着力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建立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双线并行”的管理体系,以县为单位,分学段、分学科组成线上网络班级,由承办培训项目的远程培训机构成立学科、班级辅导团队进行教学管理,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以学校(中心校)为单位,组成线下研修班级,由校长任班主任,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进行组织管理。

1)远程学习任务单。通过参训教师个人主页生成任务单。引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按学习流程认真完成每个环节(或每门课程)的资料阅读、视频观看、问题提交、话题研讨、在线作业和线上考试等任务。

2)线下研讨。各校做好研讨记录,包括研讨话题、讨论发言稿、线下研讨小结、研讨效果反馈等。

2. 送培送教采用基于学科、巡回送教的方式,市组织省培训讲师团“送培到县”(初中)、县组织市名师讲学团“送教送教”(小学),“送教”以“情景式”培训为主,开展集中答疑、示范教学、导师点评和交流研讨等活动,通过过程体验,务实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着力反思实践和问题解决。“送培” 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远程学习的方法辅导和校本研修的操作指导,通过问题讨论,引导问题发现和提出,引领问题分析和诊断,着力要点掌握和技能提升。

3. 校本研修在学校(中心校)的组织下,以学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以“探究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教材研读、远程培训线下集中研讨、有效学习指导和岗位实践等研修活动;成立学校(中心校)校本研修学科指导团队,指导有效实践,着力实践改善和经验提升。校本研修总体要求: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侧重于师徒结对或“影子教师”跟岗研修,观摩教育教学活动,汇报教育教学实践;学校有新教师公开课教案、集体评课、议课记录

2)培训教材学习经验交流。每学年至少有2次经验交流会,学校有会议录、交流发言稿。

3)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以课例研修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方式,包括教学与学习活动设计、实施、评价、改进四个主要方面的过程或环节。学校有活动记录

4骨干教师研修提高,侧重于学科教学与指导行动研究。学校有骨干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示范课、指导年轻教师教研活动)记录。

(三)培训考核。建立健全、优化细化教师培训学年度考核制度,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以观念转变、理念更新、知识重构、技能提升、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为考核内容,以参训教师的主要任务为评价依据。

六、培训报名及收费

1、以学校(乡镇以中心校)为单位汇总上报至县教师进修学校(报名表见附件),将报名电子档数据和纸质表格于85日前报至县教师进修学校(邮箱:qysxun@163.com)。报名费在教师进修学校统一开票后,由各单位转账。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安徽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培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价费[2003]243号)规定。高中、初中教师年度继续教育远程培训(集中培训)36学时/年,收费为2.5/学时,计90/年;校本培训36学时,折算学时收费,计15元;省教育厅确定的校本培训用书教材费54元;合计159/年。小学教师年度继续教育远程培训30学时/年,收费为2.5/学时,计75/年;集中培训、送培送教及校本培训42学时,折算学时收费,计18元;省教育厅确定的校本培训用书教材费54元;合计147/年。培训费用专款专用,教材费据实收取,接受审计。

七、培训管理

(一)加强培训团队建设和培训资源建设。县遴选、推荐教师培训教学专家,参加省级培训讲师团,调整和组建县级名师讲学团。

(二)加强培训项目管理。实行培训计划和方案审批制度。20147月底前,县制订培训方案,20148月底前中小学校制订校本研修方案。各学校培训实施方案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审定,经审定后的培训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市师训中心备案。

(三)加强培训业务指导。落实培训需求调研制度,科学研制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培训者集体备课制度,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围绕学年度培训主题,县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提高培训管理者、教师培训者和校本研修指导教师高质量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能力水平。

(四)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县教育局组织专家团队,适时开展校本培训实施及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管理和指导。强化培训质量监控,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各中小学校要以制度创新和务实考核为重点,强化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提高校本研修实效。

实行培训质量监测制度,县教师进修学校聘请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监测员,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自主开展全员培训质量日常调查和监测工作,定期编辑《教师全员培训质量监测月报告》,由县教育局汇总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备案。


附件:

 

青阳县2014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报名汇总表

 

序号

 

性别

学段

学科

县、区

工作单位

单位或家庭电话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已报名参加国培的本次不报名,调入或调出的在备注里注明“*校调入或 “调出到*

学校地址: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庙前路432号        电话:0566-5030691

版权所有:安博·体育 皖ICP备14007489号 皖公网安备34172302000075号